第32章 现编活报剧迎接国际记者
皖南新四军军部会议室内,煤油灯将人影拉得老长。一场关于欢迎晚会的筹备会正开得热火朝天。
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满面红光,转身对李增援说:"老李,这次找你来,是要交给战地服务团一个光荣任务。"
李增援推了推眼镜:"什么任务这么郑重?"
"国际记者史沫特莱要来云岭采访。"袁国平话音刚落,坐在对面的何士德眼睛一亮:"就是采访过朱总司令的那位美国女记者?"
"正是她。"袁国平点头,"军部高度重视这次访问,决定举办欢迎晚会。你们一个作曲,一个编剧,商量个节目方案。"
李增援摸着下巴沉思:"服务团现有的节目,怕是不够格欢迎国际友人......"
袁国平笑道:"你可是戏剧组组长,这就看你的本事了!"
铅笔在李增援指间转了两圈,突然"啪"地按在桌上:"要不,现编个活报剧怎样?"
何士德差点跳起来:"现编?"
"对!就以史沫特莱为主角。"李增援越说越兴奋,"让她坐在台下,看台上的'自己'!"
何士德拍案叫绝:"妙啊!还有比这更能体现诚意的吗?"
袁国平掐指一算:"离晚会还有两周,来得及。剧本就交给你了。"
"那演员呢?"袁国平追问,"谁来演这位外国记者?"
李增援不假思索:"周央芬最合适。她个子高,又是医学院毕业,气质接近。"
何士德连连点头:"听说小周在大学里就是文艺活跃分子,功底不错。"
袁国平却皱起眉头:"可她是军部医院的骨干,现在伤员这么多......"
"就占用些业余时间。"李增援赶紧补充,"保证不影响救治工作。"
袁国平沉吟片刻,终于拍板:"好!我来协调。你抓紧写剧本,马上排练。"
"保证完成任务!"李增援挺直腰板。
袁国平哈哈大笑:"那我们可等着看好戏喽!"
夜深人静,油灯在李增援案头摇曳。床上摊着从旧报纸剪下的报道、政治部提供的资料,还有周央芬借给他的英文杂志。他正咬着笔杆构思剧情,木门"吱呀"一声响。
何士德端着热气腾腾的搪瓷缸进来:"炊事班老赵特供的姜汤。"他凑近看了看稿纸,"写得怎么样了?"
"卡在开头呢。"李增援揉着太阳穴。
"听说这位记者特别仗义,最见不得弱小民族受欺负。"何士德随口说道。
李增援突然醍醐灌顶,挥笔写下剧名:《史沫特莱的愤怒》。墨迹在纸上慢慢晕开。
军部医院里,周央芬刚给伤员换完药,就接到排练通知。她盯着纸条直发愣:"让我演美国记者?李组长没吃错药吧?"
"全院就您英语最溜啊!"护士小吴笑嘻嘻地说,"上次美国医生来考察,不也是您当的翻译?"
周央芬环顾病房:墙角那个肠子被子弹打穿的小战士刚退烧;门口的老班长明天要拆石膏;今早送来的三个疟疾病号还在打摆子……她攥着纸条左右为难。
"周医生,去吧。"老班长突然开口,声音虚弱却坚定,"让洋记者看看,咱们新四军藏龙卧虎。"
最终袁国平亲自协调,从三分院调来两名护士顶班。周央芬脱下沾着血渍的白大褂,匆匆赶往打谷场。
临时排练场热闹非凡。李增援把剧本钉在老槐树上,周央芬戴着用麻绳编的假发踉踉跄跄,惹得围观的小战士们哄堂大笑。
"严肃点!"李增援板着脸拍剧本,自己却憋得嘴角直抽抽。
休息时分,周央芬正蹲在石磨旁背台词,通讯员突然跑来:"周医生!三号床伤员伤口渗血了......"
她"腾"地站起来,跑出几步又折回来,小心翼翼地把假发挂在树枝上:"告诉李组长,我处理完马上回来!"白大褂的身影转眼消失在田埂尽头。
初春时节,皖南的山间还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之中,新四军的训练场上早已热闹非凡。
“杀!杀!杀!”战士们手持步枪,奋力突刺,喊杀声震彻山谷。他们的军装破旧,脚上的草鞋沾满了泥泞,但眼神如刀般锐利,动作凌厉,仿佛每一刺都能洞穿敌人的胸膛。
叶挺站在队列前,身姿挺拔如松。他身着国民革命军中将制服,腰间斜挎着绛紫色武装带,脚蹬长筒马靴,手杖轻点地面,目光如炬地注视着部队。在他身旁,国民党“点验”官罗卓英背着手,眯着眼睛打量着这支衣衫褴褛却杀气腾腾的队伍。
“希夷兄,你这支新四军,可真是‘威风凛凛’啊。”罗卓英嘴角微翘,语气里带着几分讥讽。
叶挺淡淡一笑:“尤青兄过奖了,比起蒋委员长的嫡系部队,我们不过是些‘泥腿子’罢了。”
罗卓英哼了一声,不再接话。
这时,部队指挥员高声下令:“立正!请叶军长训话!”
千余名战士齐刷刷地站定,目光灼灼地望向叶挺。
叶挺大步走到队伍前方,声音洪亮如钟:“同志们!你们大多来自农村,经历过三年游击战争的生死考验!你们的手粗糙,但握得住枪;你们的眼神坚定,因为你们知道为何而战!”
战士们屏息凝神,胸膛起伏。
“今天,我们面对的敌人是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!他们有大炮、飞机、坦克,而我们呢?”叶挺猛地提高嗓音,“我们只有血肉之躯,和一颗誓死抗敌的心!”
“但我们怕吗?”叶挺大声问道。
“不怕!不怕!不怕!”战士们怒吼回应,声浪如雷。
“好!”叶挺猛地一挥手,“不怕死的,举起手来!”
“唰——”千余只手臂如林般竖起,没有一丝犹豫。
罗卓英眼皮一跳,脸色微变。
训练继续,战士们持枪冲锋,汗水浸透了衣衫。突然,“扑通”一声,小战士石柱栽倒在地,脸色煞白,但手中的枪仍死死攥着。值勤人员迅速将他抬下,操练却未停歇。
罗卓英咂了咂嘴,摇头道:“希夷兄,你的兵一个个面黄肌瘦,这样的队伍,能打仗?”
叶挺微微一笑:“卓英兄,不要看这些昔日的红军游击队人瘦,但骨头可是硬的。日本人还没有领教,你和他们打了好几年的交道,莫非还没有领教够?”
罗卓英脸色一沉:“那是这些人只会钻山沟、打游击,毫无战术可言!”
“战术?”叶挺目光锐利,“战场上,活下来的才是赢家。我们的‘战术’,就是让敌人永远摸不着头脑!”
罗卓英冷笑:“就凭这些破铜烂铁?”他指着战士们手中老旧的步枪,“这样的武器,不是送死?”
叶挺大笑:“送死?在日本鬼子面前,我们的战士个个都是下山猛虎!”
仿佛印证他的话,山坡上突然爆发出一阵震天喊杀声。战士们如猛虎般冲下,刺刀寒光闪烁,大刀挥舞如风,直劈假设敌的草靶。罗卓英被这气势震得一哆嗦,下意识退后半步。
叶挺似笑非笑地看着他:“我们的武器是差,一万多人,只有六千条枪。罗副司令既然来了,不如帮我们解决一下?”
罗卓英干笑两声:“嗯,嗯……此事还需从长计议……”
就在这时,远处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:“叶军长!我回来了!”
众人回头,只见**大步走来,风尘仆仆却精神抖擞。
叶挺迎上去,用力握住他的手:“好!回来得正好!”
罗卓英一愣:“陈……?”
叶挺微笑介绍:“这位是蒋委员长派来的‘点验’官罗副司令。”又转向罗卓英,“这位,就是我们的陈司令员**。”
罗卓英勉强挤出笑容,伸手道:“久仰陈将军大名!”
**却没伸手,只是盯着他,忽然冷笑:“罗副司令,听说你们悬赏我的脑袋,价格跌得厉害啊?”
罗卓英脸色一变:“陈将军何出此言?”
**掰着手指算道:“我在苏区的时候,你们还是看得起我的,开价五万大洋要我的人头。可我在南方打游击时,你们却给我降到了三万大洋。三万我还能接受,可现在不知道哪个王八蛋又下令说,砍下我**的脑袋,赏二百块大洋。”他猛地一吼,“我堂堂的**,就值二百块大洋?”
罗卓英强笑道:“陈将军说笑了,现在是国共合作,谁敢……”
“合作?”**大笑,“那好,既然合作,罗副司令不如帮我们解决点军需?比如,枪?”
罗卓英哑口无言。
叶挺适时打圆场:“尤青兄远道而来,我们略备薄酒,边吃边谈。”
**的笑容意味深长:“走吧,罗副司令,酒桌上咱们再‘好好聊聊’。”
罗卓英勉强点头,有些狼狈地跟着他们走向军部。
参考书目:
1、《中国的战歌》,艾格妮丝·史沫特莱著,江枫译,作家出版社,1986年出版。
2、《叶挺》,刘战英著,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8年出版。
